再造翻译文明助力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一)
Unitrans世联
中国翻译发展简史的五个阶段
在中国古代,翻译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有反舌、舌人、象胥等之说。翻译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的将《越人歌》翻成译《楚辞》,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在我国历史生生不息的长河中,翻译史可简约概括为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佛经翻译时代 1611T45320Z-22A4
中国首次翻译发展高潮阶段是在公元25年东汉到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时代,佛经翻译传入中国是从东汉桓帝年间安世高开始的,之后在中国出现了不同时间段的很有影响力的翻译代表人物,如支谦、鸠摩罗什、玄奘、实叉难佗等。这些高僧大德翻译家门确立了佛教文化的翻译基础对后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深远。第二阶段:自然科学翻译启蒙时代 1611T4532620-36115
中国翻译史上第二次高峰期是出现在明末清初对西方自然科学着作的翻译。其中主要以徐光启、李之藻等为代表人物。徐、李二人在翻译西方科技类着作上影响很大。一些外国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在翻译引进西学以及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阶段:西学翻译时代
第四阶段:白话文翻译开启时代
第五阶段:传统翻译走向市场翻译
|





1611T45320Z-22A4
中国首次翻译发展高潮阶段是在公元25年东汉到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时代,佛经翻译传入中国是从东汉桓帝年间安世高开始的,之后在中国出现了不同时间段的很有影响力的翻译代表人物,如支谦、鸠摩罗什、玄奘、实叉难佗等。这些高僧大德翻译家门确立了佛教文化的翻译基础对后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