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圣经翻译本介绍_北京翻译公司_世联翻译公司

首页 > 翻译团队 > 专业翻译公司 >

有关圣经翻译本介绍_北京翻译公司

    众所周知,最早把《圣经》完成翻译出版的是新教传教士马礼逊。1814年,他首先出版了《新约》的中译本,然后又继续翻译《旧约》,1819年完成,1823年出版《圣经》中的全译本,这毫无疑问是中国翻译史和宗教史上很重要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早已指出过,马礼逊在翻译过程里,大量参照了一份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新约》中文译本,甚至出现颇多的借用情况。
   

    马礼逊译本在大英博物馆译本在《约翰福音》、《歌罗福音》以及《马太福音》各章中专名翻译相同率分别为23%。58.3%及20%,以致学者认为马礼逊的《新约》译本,“不能称之为独立翻译”,而是“严重依赖和参考”了这份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新约》译稿。
      我们知道,这份名为“四史攸编耶稣基利斯督福音之汇编”的译本,最早是在1737年由一名任职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人霍德森在广州发现,他找人誊抄了一份后带到英国,人后送赠给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长斯洛,译稿后来连同斯洛的其他手稿一并收入在大英博物馆的斯洛手稿里。
      关于这份译稿的译者,经学者考据后,今天普遍认同的看法是法国巴黎外方教会传教士白日升,他在1698年到达广州,然后辗转经过广西,从1702年开始在四川传教,《四史攸编耶稣基利斯督福音之汇编》就是在四川时翻译处理的,因此这份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新约》节译中文稿本,一般被称为白日升译本,这译本一直放在大英博物馆里,然后再1800年由一名叫莫斯里的牧师重新发现,作为他翻译《新约》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