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史课对高校翻译专业教学的重要性_世联翻译公司

首页 > 翻译团队 > 专业翻译公司 >

翻译史课对高校翻译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国际交流离不开翻译语言服务,国际贸易离不开翻译语言服务,中国要想走出去真正成为屹立于世界的强国,更离不开翻译语言的服务。如何能够提升我国的翻译语言服务水平和质量,这就要从教学开始落实,国家要充分重视翻译专业的教学才能批量培养出高素质的翻译语言领域的人才,他们才是中国真正走出去的桥梁。
 

    目前在教育部高等院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编写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设计的23门专业课程中,并没有翻译史课的一席之地,这让我们从事翻译行业的工作者们不免有些遗憾。我们认为人文学科,尤其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的确立,离不开三个最基本的“支撑点”,即学科史、学科理论和学科批评,对翻译专业的学科来说也即翻译史、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更何况,翻译史课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译员综合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与意义。没有翻译史课,翻译理论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高校翻译专业设立翻译史课的重要意义在于:
      1、通过翻译史课,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从事的翻译专业发生、发展的历史,还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翻译理念的产生、演变和发展,把握翻译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向,这对于当前翻译专业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目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都已经进入了翻译的职业化时代,翻译正在从单纯的翻译服务发展成为一种语言服务,翻译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翻译史课对历代着名翻译家的生平事迹、翻译活动、翻译成就和翻译思想的介绍,将使学生更为明确译者的历史使命,职业操守和道德伦理守则,这对于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及其有益、也极有必要的。然而,翻译史课的设置对我们的翻译本科教学也是一个挑战,无论是相关教材的编写,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都有待我们去认真思考,深入探索。
      3、本科阶段的翻译史教材应提供一条简洁清晰的中西翻译史的发展脉络,为学生介绍中西翻译史上最主要的事件、组织机构以及主要翻译家的生平事迹,避免对翻译理论进行过多的抽象阐释。最近一、二十年来,我们在翻译史的研究和编写方面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以此为基础,我们一定能够编写出一部或几部理想的翻译史教材,让翻译史课为提高翻译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世联翻译公司